初具规模(1951-1966年) 17 崇拜画家

    偶像崇拜,古已有之,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大众心理和社会现象,表明人类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做出突出成绩、对社会有所影响和贡献的精英们的尊重与敬佩。精英有多种,由于从事的职业不同,展现的天赋、才能各有侧重,因而成为若干类型有特长的偶像,如影星、歌星、球星、笑星等,也有对科学家、艺术家、医生、工程师、宇航员、战斗英雄等的景仰。

    我从小喜爱连环画,特别对那些绘画精美的画册,更是爱不释手,推崇备至。由连环画很自然地联想到它的主要创作者——画家。尽管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偶像崇拜、追星族之类的词语,但心理状态早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追星族了。我不像性格外露、坦率大方的孩子那样,将对偶像的崇拜用狂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也不习惯那种激烈的情感表达方式,我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发出由衷的敬意,感激连环画家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所展现出的劳动成果。

    我崇拜画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当我积攒的小人书达到一定数量,可能是30多本或者50本吧,单凭脑子记忆,不容易记清楚了。这时经母亲提醒,我找出一个小本专门登记藏书,这样帮助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坚持集攒,不至于发生错漏或遗失、混淆等现象。最初的书目登记,内容极为简单,只有两项,除了书名外,就是画家的名字。我重视画家的创作,所以专门记录下他们的姓名。对画家的看重,表明我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对他们创作才能的欣羡。

    读高中时,我从书中得知并熟悉的画家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有二十几位画家,因其作品优质高产而被我格外看重。于是,我为这些画家作了卡片,专门记录他们每一位所创作的作品名称、篇幅、出版年月等。这些卡片便于我查找画家的作品,熟悉他们的风格与技法特点,对我后来写评介文章,起到了直接的帮助作用。为我所喜爱的画家列卡片,也可看出我对这些画家的崇拜。

    当学生时,学校设立美术课,所以我常画画。除了课上作练习外,课余时间也喜欢涂鸦。我对画家的敬佩,对连环画的酷爱,促使我拿起画笔进行临摹。当年我临摹过的有:刘旦宅先生绘画的《屈原》,我特别欣赏第二版60开本的封面,便仿照刘先生的手笔,画出了脸部仰视、双臂伸向上方的屈子问天图。由于我精心描绘,所以这幅画接近刘先生作品的样子,看过的同学都说临得像,画得不错。还有刘继卣先生笔下的武松,徐正平笔下的关云长,陈光镒笔下的孙悟空,以及华三川绘画的《青年近卫军》人物绣像的奥列格头像。我不单单临摹人物,也画连环画中其它的东西,如罗兴笔下的飞机,罗盘笔下的军舰、坦克,罗兴画的反特作品中的普通火车和流线型火车,以及刘锡永笔下的战马。我还临摹过古代战争场面,像孙悟空与天兵天将鏖战厮杀,《三国演义》中的双方马上交兵争战的场景等。

    此外,我还极力维护画家的声誉,与同学争辩,不许他们贬低某部作品或某位画家的水平。

    以上这些,就是我早期受崇拜画家心理驱使产生的一些行为表现,虽然难免幼稚,却是诚挚纯朴的,呈现出一个少年对画家的感激与致意之心。后来,长大了,成熟了,也有了接近画家并交往的机会,崇拜的形式发生变化,那些就留待后面再做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