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在天津

  相信很多人仍保存着儿时翻看小人书(学名“连环画”)的记忆。在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摆在租书铺里老少咸宜的“小人书”,再到现在拍卖市场上价值不菲的藏品,命运可谓“一波三折”。连环画收藏已经成为中国热门收藏,作为藏品价格虽涨了,但在创作和出版方面近些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曾经作为中国连环画五大出版基地的天津,在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里创作出版了几千种连环画,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联书店的连环画,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连环画家,在历次全国连环画评奖中,天津都名列前茅。
  
  连环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而天津对推动连环画的出版和收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连环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连环画在天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49年前后,天津市内就已经有多达二百多家小人书铺。冯骥才就在《小人书的兴衰》中对小人书铺做过描述,“固定的是小人书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铺外悬挂着纸板,花花绿绿贴满小人书的封面,招徕人看;铺内不过用砖块架几条长长的木板,有时坐满大小孩子乃至成人,各看各的,埋头瞪目,心迷而神往……”
  
  1949年前后,在天津市面上见到的绝大多数连环画作品都来自上海,本土作品数量不多,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天津连环画发展的萌芽期。天津最早的一部连环画是1936年由天津市立民众教育馆出版的《孔子事迹图》。解放前的天津连环画出版虽然很少,但也有很多颇具影响的力作。一个奇女子十年为父报仇,将孙传芳杀死在居士林,这个侠女便是施剑翘。根据施剑翘的故事,新天津报社丛书出版社于1936年出版了《血溅居士林》,使这件事成为当时津门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新中国成立后,因连环画具有通俗易懂的特色,并担起了教育民众的“责任”,这一时期,连环画作品充实着人民的文化生活,连环画不仅是青少年的重要课外读物,也是许多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连环画进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作为当时北方唯一的私人连环画出版机构——中联书店在天津成立,带动了天津连环画的进一步发展。从1952年到1956年近四年的时间里,中联书店出版了连环画近200种(册),为一批热爱连环画创作的画家们找到了创作的平台,也为天津的连环画创作事业奠定了基础,天津本土的规模性连环画创作从此拉开了序幕。就是从中联书店涌现出了像王恩盛、张玮等一批天津连环画名家,津派书画领军人物陈少梅的《湖南老共产党员孔十爹》、漫画大师孙之俊的《曙光照耀着莫斯科》等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如今也被业界奉为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连环画与新生的共和国举步同进,作为普及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连环画的创作出版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等几家以连环画出版作为重要任务的出版社相继成立。
  
  1954年8月天津美术出版社(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原中联书店并入津美,俞沙丁、叶坚铭、邓柯等来自上海的一批画家被调入,使天津的连环画创作群体得到加强;同时津美的编辑也在全国范围内约请著名画家,创作出版了许多广受读者好评、欢迎的连环画。经过几年的发展,天津的连环画创作成绩斐然。在1963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多部优秀作品获奖,像张卓绘画的《创业史》(全套1-4册)等。而从1955年开始创作出版的四十三本《聊斋》故事连环画更是因为其优秀的故事脚本、精湛的绘画技巧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此外,革命战争故事连环画也成为特色,如《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烈火金刚》等。
  
  而许多天津籍的连环画家也创作出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连环画作品,如刘继卣的《东郭先生》、《闹天宫》、《鸡毛信》;王弘力的《王者》、《天仙配》;王叔晖的《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生死牌》;杨逸麟的《一颗铜纽扣》、《喋血藏奸》等。
  
  据资深连环画收藏家吕明介绍,“文革”时期大批优秀连环画被打成“毒草”,连环画事业遭到极大破坏。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连环画艺术形式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发行量也达到了巅峰。随着印刷水平的提高,彩色连环画也有了很大发展。在创作形式上更加丰富,分镜头方式更加多样化。在内容题材上,一方面延续前一时期注重传统,对文学作品、历史传说、革命故事进行改编,这其中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血溅津门》、《战斗的青春》、《神鞭》、《铁木前传》、《微神》、《三言二拍》精选、《唐宋传奇》精选、《十日谈》等优秀作品。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繁荣,连环画的选题开拓了现代题材的作品创作,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如《笨人传》、《山月不知心里事》、《信任》、《山菊花》等。1983年,现代题材连环画展览在津举办,这是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几年来出版此类题材成绩斐然的肯定和褒奖。而真实反映百姓生活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天津画家段纪夫编创的长篇连载连环漫画《老马正传》和风靡岭南的《乐叔与虾仔》。此外,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出版也持续增加,在这一时期,《木偶奇遇记》、《巴黎圣母院》、《最后一课》、《毁灭》、《九三年》等陆续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有人说从新中国成立伊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中国连环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连环画没有局限于少儿读物的范围,成为了全民读物,且产生了许多优秀和有特点的画家,还有数以万种(册)的连环画。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新媒体逐渐发展、读者阅读兴趣转移后,在已形成产业化的日韩漫画业的冲击下,传统连环画市场逐渐被卡通动漫所取代,繁荣了近一个世纪的连环画出版也已进入尾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连环画以收藏品的身份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新宠。而天津又是带动漫画收藏热的重点城市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连环画收藏热的持续升温掀起了再版连环画的高潮。一批名家名作被纷纷再版,《聊斋志异》、《一颗铜纽扣》、《李自成》、《创业史》等都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发行。连环画的再版重印,一定程度上繁荣了连环画市场,丰富了连环画收藏版本,满足了有怀旧情结的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培养了新一代少儿读者的兴趣,对复兴和发展中国传统连环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连环画要继续发展和成长,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于是有业内人士提出了“大连环画”的概念,除了传统连环画外,插画、动漫、卡通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被吸收进来,为连环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和发展契机,坚信曾经影响、教育了几代读者的中国传统的连环画,在新世纪的今天,在出版社、画家、收藏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培育努力下,一定能做好传承、发展和创新的。
  

Copyright © 向日葵连环画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