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原子弹轰炸

    一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同盟国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首脑会议,会议谈论了对德国战败后的善后问题,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并于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重申了开罗宣言的精神,日本的主权只限于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及其他小岛,日本强占中国的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将归还中国。公告是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的,苏联对日宣战后,也在公告上签字,最终成为美、英、中、苏四国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实际上是对日本的最后通牒,公告最后严正警告日本、如不接受无条件投降将遭到迅速完全毁灭!这其实是美国将要投掷原子弹的暗示,但日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日本天皇和主和派认为可以接受媾和,但日本军方以没有说明天皇命运为由,拒绝接受,因此在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时,媾和的建议没有通过。铃木首相公开表示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的态度是“默杀”!,默杀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意思是沉默地杀死,但在日语中实际是不置可否,或者不予评论的意思,而同盟国在翻译时产生了歧义,将这一关键词译为“拒绝”。

    7月27日至8月1日,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发300万份波茨坦公告和150万份传单,但日本仍无任何接受公告的表示,于4月12日接替病逝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决定向日本投掷7月16日刚实验成功的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早在1939年8月,在著名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罗斯福首席科学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的坚持和说服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开始研制原子弹。

    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奉命全权负责此项工作,他迅速支持成立了代号为“S-11”的特别委员会,进行原子弹研制的前期理论准备。

    1941年11月,布希博士领导下的原子委员会脱离国防研究委员会,转归科学研究发展局,布希升任局长,他同时设立了计划署,准备进行实验基地和大规模生产工厂的建设。

    二战爆发后,美国认识到了原子弹研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于1941年12月6日即珍珠港事变前二天,美国正式开始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弹研制,将分散在陆、海军、各大学和各实验室的研制人员统一起来,罗斯福授予该项计划拥有高于一切的特别优先权。核实验和原子弹制造的原料则是比利时矿业联盟从非洲刚果开采的1140吨铀矿石。整个计划总投资达20亿美元,换算成九十年代币值的话,相当于260亿美元!

    从1942年夏天起,美国陆军工程兵就开始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东北的克林顿镇开始建造占地高达202平方千米的实验基地,保密代号为“橡数岭”,建造工程由工程兵建筑部副主任莱利斯。格罗夫斯准将负责,美国还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荒野上建造了原子弹实验室,由后来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任研究主任。

    “曼哈顿工程”从一开始规模就相当巨大,因为当时还不知道铀-235三种分裂方式中哪一种最好,只得采取三种方式同时进行的办法。“曼哈顿工程”汇集了美国一大批顶尖的科学家,研制工程颠峰时曾聘请了54万人!其中不少是博士以上学历的高级科研人员,甚至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参加研制工作的除了美英科学家外,还有流亡美国的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科学家。

    同时“曼哈顿工程”又是一项绝密工程,美国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保密制度,所有工作人员的邮件都受到检查,家属只能使用代号陆军第1663号信箱的通信地址,所有电话也都受到监听,参与研制的人员只能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况,严禁了解其他工作,因此很多参加研制的人员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研制原子弹。连担任副总统的杜鲁门都毫不知情,一直到他继任总统之日才从陆军部长史汀生那里知道该计划!

    美国还成立了代号“阿尔索斯”的特别行动小组,专门搜集其他国家研制原子弹的情报。四十年代初,“阿尔索斯”小组获悉德国也在进行原子弹研制工作,而且进展速度与美国不相上下,罗斯福总统指示与英国联合进行“曼哈顿工程”,以加强技术力量,并加大投资,同时严密监视德国研制进展,必要时将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摧毁。

    1943年2月,美国发现德国在挪威建立了秘密工厂,生产原子弹的原料重水,立即在挪威地下抵抗组织的协助下,组织了突击行动,破坏了工厂的设施。

    1943年9月,德国重水工厂修复,重新开工。11月16日,盟军出动400余架轰炸机对该工厂进行了猛烈轰炸,炸毁了大部分厂房和设备,迫使德国疏散相关的研制和生产单位。

    1944年1月,德国秘密向本土运送已经生产出的重水时,同盟国又组织特工人员破坏运输重水的船只,使船只和所运载的重水一起沉入廷湖。

    1944年6月,“阿尔索斯”小组又发现德国在法国北部的秘密研制机构,迅即派出突击队,破坏了研制设施,并将两名奥地利籍科学家带回英国。这样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就再也无法实现了。

    “阿尔索斯”小组还发现日本也在进行原子弹的研制,但日本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一直没有取得进展,所以美国没有对日本采取任何行动。

    就在美国竭尽全力阻挠德国的研制计划时,美国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42年12月,成功实现了首次受控核裂变的连锁反应,1944年12月,美国已成功完成了铀-235的链式反应实验,至1945年主要技术问题均已解决,只剩下组装过程中的若干细节。

    1945年7月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绰号为“大男孩”,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成功,这颗原子弹是以铀为原料,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美国编织了阿拉莫戈多基地弹药库爆炸的谎言来掩盖甚至连300千米之外也能感觉到的巨大爆炸。

    此时,美国还生产了两颗原子弹,一颗是铀弹,绰号“小男孩”,另一颗是钚弹,绰号“胖子”。

    二

    仅仅有了原子弹,还不能够在实战中使用,还需要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部队。因此,早在1943年就开始选拔优秀飞行员进行模拟训练,1944年9月美军第20航空队专门成立了执行投掷原子弹任务的第509混合大队,保罗。蒂贝茨上校被任命为大队长,蒂贝茨是美军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曾是美军首次轰炸德国本土的领队长机,并是B-29的试飞员,在美军中颇有盛名。蒂贝茨接受任命后,立即开始组建部队,美国陆军航空兵对于509大队寄予厚望,所有单位均提供一切便利,所以组建工作非常顺利。第509大队是在精锐的第393轰炸机中队基础上扩编而成,编制军官225名,士兵1317人,装备15架B-29轰炸机和5架C-54运输机。509大队还有自己的运输、维修、后勤、通讯和训练部队,完全不与其他部队发生关系,全封闭全独立,实行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和纪律。

    509大队的训练基地在犹他州文多弗机场,该基地位于沙漠腹地,几乎与世隔绝,正是从事原子弹投掷这样特殊训练的绝佳地点。尽管基地远离城市,但509大队的官兵仍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只要发出署名为“银盘”的电文,所有需要的一切物资,都会源源到来,509大队每天消耗的新鲜水果、蔬菜和副食品都是从2000千米之外空运而来!

    蒂贝茨接受任务后,曾有人专门向他讲解原子弹的原理,他知道这是一种非常尖端、非常秘密的威力巨大的超级武器,有可能结束战争。

    509大队的训练十分奇特,在9650米高度,以目视瞄准,投下4500千克的模拟炸弹,投弹之后立即160度转向,迅速脱离。

    1945年5月,第509大队转场到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被安排在与其他部队完全隔离的北机场,北机场警卫相当严密,任何进入都必须持有特别通行证。6月11日开始第一阶段训练,主要是适应太平洋上的气候。6月底开始了第二阶段训练,也就是实战训练,通常以三机编队对日占岛屿或日本本土城市投下一枚模拟弹,以熟悉日本本土的情况,并进一步提高轰炸精度。经数月的严格训练,509大队的一些飞行员投弹命中率达到了10000米高度误差在100米以内的优异成绩。提尼安岛上的其他部队对这支毫无战绩却备受关注的神秘部队,充满了疑惑与猜测,还专门编了顺口溜来调侃他们。

    1945年6月,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领导下的八人原子弹研制委员会和四位科学家组成的专业顾问组对原子弹的使用进行了讨论,有的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在无人区爆炸,进行技术性示威;有的人则表示反对,认为技术示威太天真,应当先对日本提出警告,如日本仍坚持拒不投降,就使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还有人认为如果事先进行核警告,而一旦投掷的原子弹因故没有爆炸,那将鼓舞日本军国主义者,并使美国以后的警告和劝降失去作用,因而不主张事先进行核警告。

    6月18日,杜鲁门总统在白宫会议室召开对日最后作战方针的讨论,参加者有陆海军总司令参谋长(即事实上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李海海军上将、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陆军上将、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的代表艾拉。艾克中将和陆军部长史汀生,杜鲁门一一征求与会者的意见,除了杜鲁门和史汀生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原子弹,因此一致建议在九州实施登陆。但随后史汀生提出了使用原子弹,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争论更加激烈,马歇尔和史汀生坚持只有使用原子弹才能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陆而付出的巨大伤亡,李海认为使用原子弹只是为了让巨额投资向国民有个交代而已,阿诺德表示仅凭战略轰炸就足以摧毁日本的战争经济基础,欧洲战场的英雄艾森豪威尔认为日本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使用原子弹毫无必要,只会引起世界舆论的指责。杜鲁门却一直坚持既然研制成功,就要投入使用,这一观点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坚定支持。

    史汀生指出,太平洋上很多岛屿上的战斗,日军在遭受极其猛烈的轰炸和炮击情况下,依然拼死顽抗,因此完全可以推断出,尽管对日战略轰炸已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仍将遭到顽强抵抗,所以必须选择一个城市,投掷原子弹,迫使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原子弹委员会最终决定,选择具有军事和政治目标的城市,实施原子弹轰炸,而且事先不进行警告。

    7月25日,杜鲁门作出了最重要的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就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早在1945年夏,美国就成立了负责选择原子弹打击目标的委员会,成员中有“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罗夫斯及其副手托马斯。法雷尔准将、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的著名科学家冯。诺伊曼、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彭尼,法雷尔提出选择目标的原则是一旦使用原子弹将沉重打击日本继续战争的意志,并且为了准确了解原子弹的威力,应该是没有遭到大规模轰炸的城市。

    5月中旬,根据目标委员会的讨论,最终有五个城市被定为轰炸目标,分别是京都、广岛、长崎、小仓和新瀉,其中京都具备了最理想的条件,这是日本的古都,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是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更重要的是其地形能使技术人员清楚地判断原子弹的效果。但是陆军部长史汀生坚决反对将京都列为目标,就这样,这个日本的古都和文化中心因为史汀生的恻隐之心而幸免于难。

    7月23日,目标委员会正式提出原子弹攻击顺序:广岛、小仓、新瀉和长崎。第20航空队气象专家根据掌握的情报,指出8月份天气最为合适。格罗夫斯报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只要天气许可,从8月1日开始可以随时实施。

    因此,在7月24日,格罗夫斯根据杜鲁门总统的决定起草了使用原子弹的指令,并用密码发送给正在波茨坦参加首脑会议的史汀生和马歇尔,得到两人的批准后,这一指令下达给了刚就任太平洋战区战略航空兵部队司令卡尔。斯帕茨上将:1945年8月3日后,只要天气允许,第509混合大队应对下列目标之一投掷特种炸弹:广岛、小仓、新瀉和长崎。斯帕茨立即命令专机将这一命令送交提尼安岛上的第509大队。

    7月26日,美国公开向日本广播波茨坦公告。7月27日至8月1日,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发300万份波茨坦公告和150万份传单。

    7月29日,美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从本土运来了原子弹的核心部分——装在金属密封筒里的铀-235,负责最后安装原子弹的军械专家威廉。帕森斯上校也随舰到达。原子弹其他部件则由飞机运来。

    7月30日,斯帕茨上将报告根据侦察,广岛是四个目标中唯一没有战俘的城市,美军随即将广岛列为首选目标。

    7月31日,在提尼安岛上的炸弹仓库内,原子弹装配工作顺利完成。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准备就绪。

    8月1日,509大队进行了最后一次演习。

    8月2日,第20航空队下达作战指令,确定8月6日向日本实施原子弹轰炸,将出动7架B-29,其中长机装载原子弹,蒂贝茨亲自担任机长,作战中无线电呼号为酒窝82;2号机代号“伟大艺人”装载测量仪器,由斯韦尼少校任机长;3号机装载照相器材,负责观测,由马夸特上尉驾驶;其他3架为气象飞机,另一架为预备机,部署在硫黄岛。

    8月4日,帕森斯上校为7架参战飞机的全体空勤人员放映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记录片,并简要讲解轰炸中的注意事项。

    8月5日,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被装上蒂贝茨的飞机,蒂贝茨用其母亲的名字将自己的座机命名为“埃诺拉。盖伊”。考虑到万一飞机起飞中发生意外,原子弹的爆炸几乎可以炸毁整个提尼安岛,帕森斯上校决定起飞后再在飞机上安装绰号为“枪法”的原子弹引爆装置。

    三

    8月6日,代号为“第十三号特别轰炸任务”的原子弹轰炸任务正式开始。

    前一天晚十时许,全体参战飞行员在作战室听取出发简令,蒂贝茨宣布了此次作战计划,随后所有人都领到了电焊工护目镜,规定在原子弹爆炸后戴上以保护眼睛,还有氰化物胶囊,这是供一旦飞机被击落后,避免落入日军之手泄露原子弹秘密的最后措施,接着在牧师带领下进行祈祷,最后进早餐。

    8月6日凌晨一时,蒂贝茨和他的机组人员来到机场,对飞机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

    一时三十七分,三架气象侦察起飞,分别飞往广岛、小仓和长崎,侦察上述三城市的气象情况。

    二时三十分,蒂贝茨和机组人员登机,发动引擎,向指挥塔台报告一切准备就绪,请求起飞。

    二时四十五分,“埃诺拉。盖伊”号B-29在摄影师不停闪烁的闪光灯拍摄下开始滑行,由于飞机严重超载,一直没有达到起飞速度,就在大家提心吊胆地担忧下,B-29终于距离在跑道尽头仅数米处腾空而起,担负测量原子弹威力和拍摄爆炸情况的两架B-29接着以两分钟的间隔依次起飞。

    三时许,“埃诺拉。盖伊”号升至1500米高度,随机的军械专家帕森斯上校和助手莫里斯。杰布逊上尉进入炸弹舱,进行原子弹最后几个部件的安装,帕森斯为了防止万一,特意将最后一个电路留到投弹前才安装。

    四时五十分,“埃诺拉。盖伊”号飞抵硫黄岛上空,与稍后起飞的两架B-29会合,列成三机品字队形,向西北飞去。同时通知在硫黄岛机场待命的预备机一切正常,也就意味着无需起飞预备机。

    七时十分,代号为“同花顺”的气象侦察机飞抵广岛,日军拉响空袭警报,市民对这样的美军单机毫不在意,极少有人进入防空洞。七时二十五分,“同花顺”机长克劳德。伊塞利少校命令报务员向“埃诺拉。盖伊”号报告:广岛上空能见度良好,云层覆盖率30%,未遇战斗机拦截,高射炮火稀疏,建议优先轰炸第一目标广岛。然后离开广岛返航。

    蒂贝茨接到这一电文,稍加思考便决定轰炸广岛!随即命令打破无线电沉默向基地报告决定轰炸广岛。同时升高高度,以躲避日军高射炮火。

    七时五十分,“埃诺拉。盖伊”号进入四国上空,高度已达到9700米,蒂贝茨通过机内通话系统命令全体机组人员从现在起坚守岗位,不得擅离,并提醒到飞机上的录音系统已经自动打开,将会自动记录下所有通话。帕森斯立即拧下原子弹上一个绿色螺丝,换上同样大小的红色螺丝,接通了最后一个电路,原子弹随时可以投掷。原子弹上电子设备非常精巧,一组仪器使其在投弹之后15秒内绝对不会爆炸,另一组仪器则使原子弹在3000米以上高度无法爆炸,以保证飞机安全。原子弹离开飞机15秒后,开始正常工作,一旦到达560米高度就引爆起爆炸药,再起爆原子弹,估计从9700米投弹高度到560米引爆高度,约要43秒,也就是在投弹43秒后爆炸。

    八时十分,广岛清晰可见——广岛,位于本州东南沿海,由六个小岛组成,从空中望去,酷似一只长着六指的手掌,南端一直伸到濑户内海。以城内大量美丽的柳树而闻名,是日本第八大城市,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港口,也是日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但在战争一直未遭大规模轰炸。原有人口约四十万,经过多次疏散至1945年8月还有二十八余万,加上四万三千守备部队和两万朝鲜劳工,共约三十四万三千。——蒂贝茨下令全体人员穿上防弹衣,准备好护目镜,投弹后立即戴上,一直到爆炸闪光过后才能取下。

    八时十三分,蒂贝茨下令各就各位,准备投弹!投弹手托马斯。菲阿比少校对准瞄准器开始搜寻目标,广岛的地形地貌对他来说,已经是了然在胸,他很快就找到了瞄准点——位于市中心太田川上的T形相生桥,随即将这座大桥稳稳地套入瞄准器的十字光环之中,“对准目标!”菲阿比向蒂贝茨报告。

    同行的测量机“伟大艺人”号在“埃诺拉。盖伊”后方约900米,而编号为91号的摄影机开始调整方向,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八时十四分十七秒,“埃诺拉。盖伊”号炸弹舱猛然打开,“小男孩”尾部朝下掉了下去,在空中翻了个身,弹头朝下直向广岛落去!“埃诺拉。盖伊”因为一下子减少了四吨多的重量,顿时向上一跃!蒂贝茨立即以60度倾角158度转向,然后加速脱离爆炸点。

    与此同时,“伟大艺人”号投下了三个降落伞,吊在降落伞下的圆筒里是测量仪器和可将有关数据即时发送回美国的发报机。

    杰布逊上尉从投下原子弹时开始计数,一直数到43,一切平静如常,他不由地担心起来,难道这是颗哑弹?这一念头刚刚在心里产生,一道蓝白色的极其强烈的亮光闪过,在机尾的炮手乔治。卡伦上士看到一个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光点腾空而起,迅速化作急速膨胀的巨大火球,火球中浓烟烈焰剧烈翻腾,白色烟柱很快升至3000米高空,逐渐形成蘑菇状烟云,烟云一面像沸腾的开水那样翻滚,一面扩大上升,一直升到15000米高空!爆炸后的空气受到强力压缩,几乎成为真空,水汽就在真空中凝结,如同一道光线被强劲的冲击波推动直向飞机冲来!他情不自禁高叫起来:“小心!”话音未落,飞机就被巨大冲击波猛烈震荡起来,一下,紧接着又是一下,尽管蒂贝茨早已知道爆炸后会遭到冲击波的影响,并根据专家的建议已经减低飞行速度以减少冲击,但冲击波的震荡仍是出乎想象地厉害!非常了解原子弹的军械专家帕森斯上校立即向惊魂未定的大家解释:“这是冲击波和反射波,现在好了,不会再有了!”蒂贝茨用明码向基地报告,已经轰炸第一目标,目测效果良好,投弹后飞机正常,正返回基地。帕森斯用密码向坐镇提尼安岛的“曼哈顿计划”副总指挥法雷尔准将报告:投弹圆满成功,目测效果大于“三位一体”(即在新墨西哥州的“大男孩”原子弹的试验),投弹后飞机情况良好,正返回“教皇统治区”(提尼安岛的代号)。蒂贝茨在冲击波过后,将飞机转向,使每个机组成员都能见到原子弹爆炸的情景,每个人依次将观感说出来,录音系统将这些现场感受作为宝贵的资料记录下来。直到距离广岛58千米之遥,恐怖的蘑菇烟云才在视线中消失。在返航途中,所有机组成员都被刚才的情景所震撼,没有一个人说话。

    此时“伟大艺人”号上,科学家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观测仪器;91号摄影机上,高速电影摄影机忠实记录下原子弹爆炸那令人震惊的情景。

    “小男孩”原子弹在相生桥以东约100米外科医院上空580米爆炸,爆炸地点在广岛市中心偏西北处,爆炸威力相当于1。

    8万吨TNT炸药,顷刻间产生了30万度的高温,正处于爆炸中心的外科医院所有的人和设施转瞬就化为灰烬,爆心半径一千米范围内的花岗岩都融化了,时速高达五六十千米的强烈冲击波将爆心半径三千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广岛上空的大气层被核爆炸整整翻腾了十五分钟!接着沾染着原子尘埃的水蒸气大滴大滴夹杂着爆炸中的残骸碎片落下来,形成了令人恐惧的黑雨,随后又化为黄灰色的毛毛细雨。

    由于日军通常对美军零星小编队飞机并不在意,认为是气象预报机或侦察机,所以广岛当时没有发出防空警报,大多数人正在上班或上学的途中,而且由于美国研制原子弹过程中采取严格保密措施,日本对此一无所知,其军民毫无对原子弹的防护知识和准备,所以人员伤亡异常惨重。原子弹爆炸的辐射波几乎是以光速传播的,裸露的皮肤立即被烧焦。在爆心附近,没有留下任何人或物的痕迹,只是在地面上隐约残留着如同人体外形的阴影;稍远一点的地方,遍布着烧焦的尸体,还保留着临死前的姿势;再远一点的地方,幸存者全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如果在爆炸时抬头看的人,眼睛被彻底烧毁,只有窟窿一般的眼窝,不停流淌着眼睛化成的晶状液体,惨状不堪目睹!广岛被烈焰和浓烟所笼罩,全城遍地焦土,残垣断壁满目,死尸枕籍相连。市中心约12平方千米方圆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市76328幢建筑物中,4。

    8万幢全部被毁,22178幢半毁,房屋损失达70%。

    1946年2月,美军宣布死亡和失踪92133人,重伤9428人,轻伤27997人。但日本认为这是美军为减轻责任而故意缩小的数字。

    日本官方统计当场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8150人,伤51408人。加上后来因辐射、烧伤而死亡的人数总计246726人。

    下午十四时五十八分,“埃诺拉。盖伊”号在提尼安岛北机场着陆,飞行时间约十二小时,飞行距离5120千米。美军战略航空兵部队司令斯帕茨上将、马里亚纳群岛航空部队司令特文宁中将、第313航空联队联队长戴维斯准将等数百名官兵在机场上欢迎凯旋的机组成员,斯帕茨上将当场授予蒂贝茨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后来所有参加行动的人员均获得勋章。

    接到轰炸广岛的电报时,杜鲁门总统正在乘座“奥古斯塔”号巡洋舰返回美国的途中,他情不自禁地欢呼:“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当晚,广岛的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向大本营报告,美军使用了具有空前破坏力的高性能炸弹。

    8月7日,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十六小时后,杜鲁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使用了原子弹,指出这是驾驭宇宙的基本力量,我们将其释放出来对付在太平洋上发动战争的人,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会遭到从天而降的毁灭!美军随即将这一声明印成数百万份《告日本人民书》传单,向日本各大城市散发。

    8月7日和8日,李梅少将的轰炸机分别出动152架次和375架次B-29,继续猛烈轰炸日本城市。

    8日下午,日本外相东乡在皇宫地下室谒见天皇,奏陈美国使用原子弹。但原子弹给日本统治上层阶级带来的影响并不像美国预期的那样强烈,甚至铃木首相原计划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因故也没举行,因为日本将结束战争的希望寄托在苏联,日本政府已指示驻苏大使佐藤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会谈,希望苏联出面斡旋,争取比较体面的投降。而日本国内由于严密的新闻封锁,广大人民对于原子弹也并不是知道的很清楚,所以造成的恐慌也没有预计的那样强烈与广泛。

    8月8日晚,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向佐藤宣布苏联从明天即8月9日起,将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日本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美军已经开始担心日本会因为遭受原子弹袭击而更加激发起抵抗的意志,还担心日本会将此次原子弹轰炸看成是美国黔驴技穷式的孤注一掷,同时企图通过原子弹在苏联参战之前进一步削弱日本的抵抗意志,以减少苏联参战的影响,从而达到单独占领日本,确立美国战后在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于是决定再次实施原子弹轰炸。

    四

    美军确定第二次原子弹轰炸,行动代号为“第十六号特别轰炸任务”,计划出动5架B-29,其中在轰炸广岛时驾驶“伟大艺人”号测量机的查尔斯。斯韦尼少校担任代号为“博克之车”的原子弹载机机长,负责投掷原子弹,作战中无线电呼叫代号酒窝77;原来驾驶“博克之车”的博克上尉驾驶“伟大艺人”号测量机,负责测量有关数据;霍普金斯中校驾驶代号为“大斯廷克”号摄影机,负责拍摄;88号和95号则担任气象侦察。

    美国此时只剩下绰号“胖子”的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这与“小男孩”完全不同,采取的是内爆式引爆方法,由气压、雷达、定时和起爆炸药的爆炸冲击四个不同引信组成引爆系统,无法像“小男孩”那样在空中组装,也就是说,如果载着已经处于引爆状态的B-29万一在起飞时发生意外,不仅是载着原子弹的B-29,就是整个提尼安岛都会被核爆炸所摧毁!因此8月8日上午斯韦尼特意进行了模拟投弹演习,完全按照原子弹轰炸程序载着一枚与“胖子”同样重量的常规炸弹起飞,在提尼安岛外海投下,模拟弹按预定弹道在600米高度爆炸,演习非常成功,美军这才放心,决定次日按计划实施原子弹轰炸,第一目标为小仓,第二目标为长崎。

    8月9日凌晨三时三十分,斯韦尼驾机从提尼安岛北机场顺利起飞,但接下来就麻烦不断,先是一个油箱出现故障,大约600加仑燃料无法使用,然后在硫黄岛会合点等待了三十分钟只等到了“伟大艺人”号,眼看燃料消耗越来越大,斯韦尼果断决定不等了,直扑日本。

    九时,88号气象侦察机发回小仓气象情报,能见度良好,可以进行目视轰炸。于是斯韦尼命令轰炸小仓。

    九时零五分,飞机抵达小仓,此时小仓上空云量大增,加上地面浓烟滚滚,根本无法发现目标,斯韦尼驾机在上空盘旋三圈寻找瞄准点,不料地面高射炮相当猛烈,他只好上升高度,以躲避炮火。正当他要再次进入寻找瞄准点,无线电员报告截获日军航空兵使用频率上的通信,估计日军可能起飞战斗机,斯韦尼来不及请示基地,掉头飞向长崎。离开小仓上空后才向基地报告,小仓无法投弹,改炸长崎。

    九时十九分,95号气象侦察机报告长崎气象天空无云,能见度清晰。

    十时二十八分,“博克之车”飞抵长崎,这时长崎上空也像小仓,云层已经增加了不少,云量到达80%,第一次进入无法进行目视轰炸,斯韦尼鉴于燃料消耗很大,决定第二次改用雷达轰炸,无论如何也要将原子弹投下去!投弹手克米特。比汉正准备换用雷达瞄准器,突然发现两块云团之间有个大缝隙,第二瞄准点三菱重工的长崎兵工厂清晰可见,立即通知斯韦尼,仍进行目视轰炸。

    十时五十八分,“胖子”终于被投下!随即在距离地面500米的空中爆炸,长崎也遭到了广岛同样的厄运,“胖子”的爆炸威力约2万吨TNT,大于在广岛爆炸的“小男孩”,但由于长崎多山,地形起伏,而且原子弹是在浦上川盆地中爆炸,盆地四周的山丘遮挡了辐射和冲击波,使长崎遭到的损失反而比地势平坦的广岛要小。有1万4千幢建筑物全毁,5000幢半毁,约占全市建筑物的36%,爆心附近面积约11平方千米的地区被彻底摧毁。全市当时有27万人,由于日本害怕引起人民的恐慌,没有公布广岛遭原子弹袭击的真相,只是模糊地报道广岛遭到新型炸弹的轰炸,所以长崎仍没有防核攻击的任何准备,美军飞机投弹时,既没有高射炮火,也没有战斗机拦截,加上平民对美军单机不以为然,大多数人没有进入防空洞,仍遭到巨大伤亡。美军宣称当场死亡3。

    5万人,5000人失踪,伤4。3万人。日本方面战后统计,约有7万5千人丧生,6万受伤。

    斯韦尼投弹后同样受到了冲击波的强烈震荡,机组人员全都亲眼看到蘑菇云迅速升起,斯韦尼这才发电报告:“已轰炸长崎,效果良好。”接着驾机掉头返航,孰料返航途中的麻烦更大!飞离长崎时,飞机上的燃料仅剩350升,返回提尼安岛是绝对不可能了,斯韦尼呼叫海空支援也毫无反应,原来在硫黄岛上空未能与斯韦尼会合的由霍普金斯驾驶的摄影机,没有等到斯韦尼就打破了无线电沉默向提尼安岛询问:“斯韦尼是否折箭?”折箭是美军规定的原子弹事故暗语代号,不料在电文翻译往来中,不知怎么疑问句变成了肯定句,到了坐镇提尼安岛指挥的法雷尔准将手中,竟然成了“斯韦尼折箭”!顿时使美军上下一片惊慌,可是由于斯韦尼严格执行无线电沉默具体情况仍一无所知,飞机是否安全?原子弹是丢弃在海里还是带弹返回?直到收到斯韦尼投弹后的电报恐慌才算平息。但是原定的海空接应,却已经被紧急召回,所以现在斯韦尼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一切只有靠自己了!

    飞机上的燃料就是前往最近的冲绳,也是非常勉强的,斯韦尼降低飞行高度,放慢速度,以尽可能节约燃料,直飞冲绳。距离冲绳还有十五分钟的航程,斯韦尼就开始不断呼叫冲绳机场塔台,但一直没有回应,好不容易叫通了附近的家岛机场塔台,却由于两个塔台没有直接通信联系,使用的频率也不同,还是无法联系上可以降落B-29的冲绳机场。

    “博克之车”很快就飞抵冲绳上空,此时冲绳机场还是一片忙碌,飞机起降频繁,地面上车辆往来不绝,如果贸然降落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斯韦尼下令发射彩色信号弹,可是白天信号弹根本无法引起地面注意,就在这时,一台发动机因为燃料耗尽而熄火,情况万分危急,斯韦尼急中生智,急令发射全部信号弹——地面终于发现了空中这架飞机,虽然无法沟通联系,但是明显意识到这是一架因为某种原因而需要紧急迫降的飞机,所以斯韦尼很快发现机场已迅速清空了一条跑道,救护车和消防车向跑道疾驶而来,斯韦尼来不及多想,一压机头向这条空跑道冲去!由于降落速度太快,飞机一落在跑道上就跳了起来,当飞机起落架再次着地的时候,第二台发动机也熄火了,但飞机依然向前冲去,斯韦尼拼尽全力压住紧急制动闸,终于使飞机在距离跑道尽头不远处停了下来。

    在冲绳加油后,斯韦尼又驾机返回提尼安岛。

    8月10日,即长崎被炸后的次日,日本天皇就指示铃木首相接受同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但因为公告中对天皇的地位没有明确,所以日本军方代表陆军大臣阿南惟几陆军大将、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和海军军令部长兼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仍坚决表示反对,最后天皇亲自决断在不包含要求改变统治国家大权的谅解下,接受无条件投降。日本外务省随即通知日本驻中立国瑞士和瑞典的公使,请驻在国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转交同盟国,由于考虑内阁意见尚未统一,没有在国内公布这一决定。

    8月12日,同盟国答复日本照会:自投降之时起,日本天皇及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须听从同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由日本人民自由表达意志来决定。铃木首相就此召开内阁会议,但军方认为同盟国的答复是要废除天皇制度,坚决要求战斗到底。

    8月13日,鉴于日本政府对同盟国答复没有回应,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散发印有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及同盟国答复的日文传单。

    8月14日十时,日本天皇在皇宫防空洞里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宣布投降,并于当晚十一时完成宣读投降诏书的录音。

    8月15日,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诏书的录音向全国广播,同时发布敕谕命令所有日本武装力量立即停止一切战斗。同日以铃木贯太郎为首相的内阁总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