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前进(1967-1976年) 2 创作剧本

    运动刚开始阶段,单位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揭发批斗,有问题的人也靠边站了。下一步该干什么?很多人心里没底,每天盯着报纸看社论,以便能跟上斗争形势,跟上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一天,报上用整版篇幅刊登了纪念张思德的重要文章。文章作者是当年中央警卫团一位首长,他深情地缅怀了张思德的动人事迹,突出歌颂了张思德服从组织分配、党需要干啥就干好啥的思想,我们读后都很感动,受到深刻教育。

    这时,有两位同事找到我,动员我与他俩一道创作张思德的话剧剧本。张思德同志是毛主席表彰的好战士,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时代的强音,我们歌颂他,也正是宣传毛泽东思想。认识很快统一后,我们便着手做准备。

    通过联系,我们首先访问了写文章那位首长。他详细地讲述了在延安时与张思德共事的情况,介绍了张思德的工作与表现,还回答了我们的提问。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照片,首长遗憾地表示,当时斗争形势严峻,生活艰苦,物质条件很差,根本不可能拍摄许多照片。他建议我们去参观革命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又推荐了一两位当年中央警卫团的同志,让我们再去采访,搜集更多材料。

    前期准备告一段落,我们便开始讨论人物设置和剧情框架。此时掌握的可用材料虽然不少,但共同感受是感性材料仍嫌不足。我们三个人谁都没去过延安和陕北,缺乏感性认识是必然的。怎么补上这个缺欠呢?一位同事找来革命回忆录集《红旗飘飘》,其中有些内容可作参考。这启发了我。我存有大量连环画,难道不能从中有所借鉴吗?

    很快,我找出描写陕北斗争生活的连环画,有《保卫延安》、《在毛主席周围》、《刘志丹和老土地部长》、《三边一少年》、《豹子湾战斗》、《延安求学记》等。翻阅这些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书中既有陕北和延安环境地貌的描绘,有风土人情的写照,还有战士与老乡的形象表现,这些画面帮助我们增加感性认识,虽然无法亲身经历,但总比单纯文字描述具体多了。

    我们顺利地写出初稿,得到单位革委会的支持,批准排练,边排边改,力争用这出话剧向国庆献礼。

    1966年9月下旬,七场话剧《张思德的故事》内部彩排,当时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负责文艺工作的吴德(前北京市革委会主任)和金敬迈(小说《欧阳海之歌》作者)前来审查,他们对这出戏予以肯定,同意国庆节期间公演。

    由于这出话剧的演出受到欢迎,转年六月底,我们一行四人(导演、舞美设计、两名编剧)带着修改剧本的任务,专程赴延安体验生活。在延安,我们住进窑洞,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瞻仰了烈士陵园,来到张思德墓前默哀致敬,还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认真地补上了这一课。延安行加深了我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搞明白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建立的功绩和所起的巨大作用。

    返京后剧本经过修改,投入第二次排练,于1968年初再度公演。我们还将戏送到京西煤矿去,慰问生产第一线的干部职工。这个剧本定稿后印出来,被全国百余家单位索要,不少剧团排演了它,当时起到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