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连环画欢迎您,您可以选择[登录]或者[注册新用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版 · 繁体版  

最全最新连环画电子版

首页心情故事心情故事

童年记忆中的连环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5-29


  我童年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自幼文静内向,喜欢看书,记忆中接触最早的书便是连环画。由于生于六十年代末期,记事后的童年生活仍然是拮据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乡镇的孩子而言,看连环画显然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记得小时候的连环画主要是一些描写战争年代革命英雄的斗争故事,如《平原枪声》、《虎口拔牙》、《鸡毛信》、《雁翎队》、《南征北战》、《奇袭》、《激战无名川》、《桐柏英雄》、《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小八路》、《英雄小八路》、《芦荡小英雄》、《铁虎》、《难忘的战斗》、《小英雄雨来》、《刘胡兰》、《杨根思》、《智胜敌舰》、《东海猛虎》、《三村的战斗》、《敌后武工队》、《小马倌》、《大刀记》、《扁担枪》、《一支猎枪》、《渡口小船工》、《儿童团长》、《地道战》、《地雷战》、《虎口夺粮》、《消息树》、《闪闪的红星》等,也有象《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样板戏作品,也有同类的《海港》、《龙江颂》、《杜鹃山》等革命作品,还有描绘第三世界人民反帝斗争的《阿福》等作品。这些革命斗争故事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为我们带来了莫大的精神享受。其中的《小八路》是难得一见的木偶戏连环画,人物憨厚可掬,我特别喜欢,百看不厌,那部电影里的插曲“小八路,扛起枪,英难杀敌上战场……”,一直被轻轻哼起。当时的连环画比较多的是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刘胡兰、雷锋、高玉宝、张思德、杨根思、董存瑞、集体主义英雄邱少云、铁人王进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孩子刘文学、毛主席的红卫兵金训华、小英雄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英雄等,还有向秀丽、邢燕子、欧阳海、麦贤德等,这些英雄人物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们的事迹成为当时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形象似乎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闪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作业本上常见的雷锋,带着棉军帽,满脸阳光而健康的微笑;还有“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于庆阳,头裹纱布,手持冲锋枪,满眼怒火;还有手托炸药包的董存瑞、满身是火的邱少云等。曾经多少次地幻想自己象李向阳那样双手拿着盒子枪,象雁翎队一样穿梭在芦苇荡,或者象铁道游击队一样纵身跳上飞驰的火车,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也曾象嘎子一样自己用木头削了一把手枪,得意地炫耀了很长时间。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勇斗偷辣椒的老地主而被掐死的少年英雄刘文学,我经常会想起那个老地主为什么为了偷几个辣椒而杀人。
  
  还有《一块银元》、《卖花姑娘》、《半夜鸡叫》、《罪恶收租院》、《矿工怒火》等痛诉旧社会血泪史的连环画,学校里老师每次讲《一块银元》和《罪恶收租院》的故事总能引起学生一片哭声,有时甚至老师也泣不成声,当时的我们情感是非常单纯的。以至于多年以后听说刘文彩的罪恶故事是后人加工编造的,觉得受到了欺骗,十分反感。
  
  也有《人民公敌蒋介石》、《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历史上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故事》、《剥开“孔圣人”的画皮》等批判类书籍,也有《英勇机智的红小兵》、《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红军村的红小兵》、《赤脚医生》、《广阔天地练红心》、《向阳院的故事》、《星火日夜商店》、《铁树开花》、《艳阳天》、《金光大道》、《小雁齐飞》、《满湖冰封满湖春》、《边卡驼铃》、《逮熊》等歌颂时代的书,还有《台风》、《地震》等科普连环画。一次在亲戚家看到几本外国故事的连环画,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我也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对其中的《列宁在十月》稍有兴趣,现在想来那些应该是连环画中的精品。但这些书显然不如英雄人物、革命故事吸引人,反而是《陈胜吴广》、《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小刀会》、《红娘子》、《夷陵之战》等历史故事,以及《不怕鬼的故事》等更让我有兴趣,特别是《不怕鬼的故事》对我从小形成牢固的无神论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大以后一直对宗教鬼神之说嗤之以鼻。
  
  当然也有一本《南瓜生蛋的秘密》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并非讲战斗故事,情节也很简单,讲的是慰问解放军的群众悄悄在南瓜里藏着许多鸡蛋送给解放军,画面上那些鸡蛋让我馋蜒欲滴,那时的生活条件下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鸡蛋。还有《鸡毛信》的最后,八路军去看望受伤的海娃,带去一大堆缴获日本鬼子的罐头,可把我馋得够呛!后来很长时间还为此十分内疚,认为自己的这种思想实在是要不得。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连环画风靡一时,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三进山城》、《51号兵站》、《冰山上的来客》、《李双双》、《跟踪追击》、《羊城暗哨》、《大浪淘沙》、《甲午风云》、《英雄儿女》、《从奴隶到将军》、《车轮滚滚》、《祝福》,还有反特的《黑三角》、《熊迹》、《戴手铐的旅客》,还有《保密局的枪声》、《小花》、《第二个春天》、《决裂》、《火红的年代》、《青松岭》,后来还有了《生活的颤音》、《元帅之死》、《第十个弹孔》、《苦恼人的笑》、《小字辈》、《月亮湾的笑声》、《十天》、《啊,摇篮》等。比较特别的是有一本舞剧连环画《丝路花语》,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觉得那些翘胡子的西域人很像阿凡提,很有趣的。也有一些戏剧故事连环画,如《铁弓缘》、《红娘》、《李慧娘》、《忠烈千秋》等。
  
  七十年代末引进了一批海外影片,让大人小孩都趋之若鹜,如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日本的《望乡》、《追捕》,朝鲜的《火车司机的儿子》,还有《冷酷的心》、《尼罗河上的惨案》、《大篷车》、《流浪者》、《巴黎圣母院》、《蝴蝶梦》、《牛虻》、《佐罗》、《英俊少年》等,让我们认识了冷俊正义的高仓健、勇敢机智的瓦尔特、潇洒帅气的佐罗。因为当时电影还没有普及,看电影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还稍显奢侈,大家热衷于电影连环画也是自然的。只是这种连环画价格相对较贵,几乎是普通连环画的两倍,虽然印刷模糊,至少也要两毛钱一本,一般人不舍得买,尽量借来看。因为身居小镇,书店里难得一见,偶尔看到有卖就心痒难搔,总想购之阅读而后快。有一次自作主张欠钱买了两本,结果被母亲一顿数落,幸亏姥姥拿出四毛二分钱才帮我度过难关。
  
  有一段时间出现了成套的连环画,如《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岳飞传》、《水浒》、《三国演义》等,似乎都是高手的作品,画得极精致传神,颇有收藏价值,可惜囊中羞涩,只能借来看。看完后舍不得还,就照着画几幅,记得每次美术课上我就投入地画《岳飞传》人物,画的岳飞、杨再兴之类的白描画经常被同学抢去夹在书里,可惜我没有保留几张作纪念。上课的老师也不反对,相反似乎有些鼓励我画的模样,可能我后来若隐若现的绘画特长就是当时打下的基础。
  
  八十年代初期,武侠类的连环画开始上市,连环画出版迎来了辉煌的巅峰,大街小巷、车站码头等地出现了许多书摊,专门出租连环画,大人孩子都喜欢看,都愿意出几分钱租一本连环画,然后坐在小板凳上看半天,生意十分红火,成为我们那些半大孩子最热衷的消遣。当时最有名的一本连环画——《偷拳》,讲的是有个叫杨露蝉的小伙子偷学太极拳,后来创立杨氏太极门派的故事。还有《神州擂》等,很抢手的,看的人多,总是要站在旁边等别人看完才能轮着看。奇怪的是那些武林高手一般都出自沧州,后来港台武侠书的绝顶高手就往往来自名山大川了。
  
  后来还出现了《铁臂阿童木》等日本漫画连环画,大开本,画面大小不一,人物面目夸张,背景模糊不清,几乎没有文字说明,只有画面上零星的“嘿”、“哈”等几个字,和传统连环画风格迥异,画面极其简单,也很受一些小孩喜欢。我却很是鄙视,顽固地认为这不是连环画的正道。后来居然也流行了很多年,我十分不理解。
  
  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我们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连环画的质量也开始下降,题材陈旧,多是粗制滥造,连环画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偶尔在淘宝网上看到别人拍卖的旧连环画,那些熟悉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也许以后的孩子就再也不会对连环画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了,他们可以轻易地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而不需要珍惜。
  
  


Copyright © 2010 lhh1.com 版权所有 向日葵连环画 执行时间:2.0111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