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连环画欢迎您,您可以选择[登录]或者[注册新用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版 · 繁体版  

最全最新连环画电子版

首页连环画名家连环画名家

陈亚非:从画连环画开始的画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06


  陈亚非,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艺术分院副教授。从他17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连环画起,三十年来出版的连环画有一百余册。近年来,他致力于国画创作,在人物画的技法继承和创新上进行着不懈的摸索。
  
  2010年11月6日上午,《陈亚非水墨人物画》在宁波鼓楼四明伟观展出。40件精心挑选的作品,上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参观者流连忘返。令人惊讶的是,陈亚非在创作这些人物的时候,从来不打草稿,下笔即成,陈亚非说:“我这点功夫,是我几十年来画了200册连环画和10万个人物造型才练出来的。”
  
  陈亚非原籍安徽淮南,少年时在淮南二中读的中学。陈亚非的姥姥原来是大家闺秀,家具什物甚至鞋垫上都有精美的图案,耳濡目染,陈亚非对美术有了一种懵懵懂懂的印象。没事的时候,陈亚非喜欢拿笔把图案临摹下来,然后自我陶醉地端详一番。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之际,连环画很流行,它既通俗易懂地讲着各种各样精彩的故事,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成了孩子们的美术启蒙教材。于是,临摹连环画也成了陈亚非的一大爱好。由于喜欢画画,陈亚非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小组。那个时候,陈亚非对美术的爱好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甚至干了一件轰动全校的荒唐事。当时,学校的黑板报上帖出了一张刚刚出版发行的宣传画,题目叫作《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画的是一个英姿飒爽的红卫兵,背景是“样板戏”人物李铁梅。陈亚非一下子被宣传画给吸引住了,每次经过,都要好好地欣赏一番。他想,要是把这幅画给临摹下来,该有多好呀!但他怕难为情,不好意思在人来人往的地方临摹,惟恐临摹得不像被人笑话,就决定把宣传画偷走。那天晚上,趁没人的时候,陈亚非去撕宣传画。画贴牢了,不好撕,结果就撕去了中间空心部位的红卫兵头像,然后悄悄地藏在箱子底下。第二天,人们发现宣传画被“破坏”了,气氛一下子紧张了,公安局也来了人。好在这事后来不了了之,陈亚非才敢在晚上偷偷地把头像拿出来临摹一番。
  
  痴迷地爱好美术,使陈亚非的画画水平要比美术小组的其他同学高出一筹。临近中学毕业的时候,淮南举行中学生美术作品展览,淮南二中送上去20件作品入选了3件,其中两件是陈亚非画的,一张素描,一张临摹的水粉画。这次入选给陈亚非的人生带来了某种转折。由于有美术特长,他不用上山下乡了,到淮南一中当了一名美术代课老师;淮南文化馆的唐兴鸣老师看了他展出的画作后,要招收他跟自己画画。
  
  唐兴鸣原来是安徽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反“右”的时候吃着了,下放到淮南一个工厂,后来转来转去,调到了淮南文化馆。陈亚非每星期一次去听唐老师上课,学的是人物造型,什么人体比例呀、骨骼肌肉呀、运动姿态呀,都学,回来后就按唐老师布置的作业画画。美术老师相对空闲,学校里又有很多纸张,所以陈亚非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对相同内容的画都画上好几张,然后把自己最满意的画交上去。有一次,唐兴鸣看了陈亚非交上来的作业后疑窦顿生,觉得这是临摹其它美术资料上的,不是自己独立画出来的。陈亚非听了老师的话,觉得被冤枉了,感到很委屈,并要求老师现场布置作业现场完成。唐老师摆了三个姿势,叫他画三张人物造型出来。陈亚非憋着一肚子气,一口气画了五张造型,把老师转身出门的姿态也额外地画了出来。唐老师看了他的现场作业,满意地笑了,抛下了一句令陈亚非终生难忘的话:“你以后可能会有点出息。”
  
  过了不久,唐兴鸣就给了陈亚非一个有出息的机会。当时,安徽美术出版社要出一本叫做《连心桥上》的连环画,约的是唐兴鸣。唐兴鸣觉得自己视力上有点力不从心,就让陈亚非来画这本连环画。陈亚非在唐老师的点拨下,参考华三川的连环画《白毛女》的画法,用三个月的时间把画稿给拿了出来。那一年,陈亚非实足年龄才17岁。
  
  现在回想起来,陈亚非觉得自己与宁波有缘。华三川祖籍宁波镇海,自己后来也从淮南调到宁波工作,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
  
  画连环画,使陈亚非不但与画坛结了缘,还与爱情接上了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陈亚非与他的同学曲延强双双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一个在美术系,一个在中文系。由于出过一本连环画,陈亚非与安徽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有了联系,出版社要出一本《牡丹亭》的连环画,把画画的部分交给陈亚非来做。陈亚非向编辑要求,这个文字脚本可以让他在中文系的同学来做,文字作者与绘画作者在一起,便于及时沟通,可以把连环画画得更好。编辑答应了他的要求。
  
  然而,文字作者与绘画作者在一起,并没有加快成稿的速度,本来三个月要完成的任务结果拖了半年。陈亚非说,他的同学曲延强是个在学校里很扎眼的人物,学习成绩好,人又高挑漂亮,又是文艺骨干,追她的人很多。但曲延强的爸爸有言在先,不许女儿在学校里谈恋爱。于是曲延强硬生生地把收到的求爱信锁了起来,一封也没拆看。陈亚非与曲延强是同乡,原来也是同学,所以有不露痕迹地接近曲延强的便利。现在陈亚非接到了画《牡丹亭》连环画的任务,就把写文字脚本的这摊事交给了曲延强,因而有了更频繁接触的机会。陈亚非舍不得三个月就完工,怕完事了找不到频繁见面的借口了。曲延强认真地写着故事脚本,斟酌、修改,还泡图书馆查找资料,帮陈亚非做人物分析,说画成什么样什么样更符合故事原型。就这样,半年后,他们合作的连环画出版了。陈亚非还做了手脚,在绘画作者一栏里署上了曲延强的名字。曲延强拿到书后,还怪陈亚非自作主张,说把两个人的名字写在一起,人家还以为有特殊的关系呢。事实上,半年来的合作,让他们相互了解相互欣赏,正是这本连环画,促成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到一起。
  
  大学毕业后,曲延强本来可以分配到合肥的一家单位,而陈亚非可以在师范的所在地芜湖留校,但为了能够在一起,他们双双回到了淮南,在两个不同的中学教书。
  
  在中学教了几年美术课之后,陈亚非调到了淮南市文联。
  
  在淮南的日子里,陈亚非画了很多连环画。当时,全国有很多出版社都约他画,各种各样的题材都有。陈亚非画画认真,出手又快,所以深受好评。
  
  有一年春节,曲延强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就给陈亚非煮了一大锅饭,以便让他分次分批用热得快热一下当一日三餐用,以不耽误他画画。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开始了,陈亚非还在画,他开着电视机,只听声音不看屏幕,等他画好了回忆一下,只知道电视上刚才说说唱唱的很热闹,但究竟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其实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当时,武打题材的连环画很吃香,陈亚非也画了几本。与别人不同的,陈亚非在人物动作造型上花了很大的工夫,精气神俱备,一招一式形象逼真,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一个武术世家的老拳师,看了陈亚非画的连环画,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到了他的下落,慕名而来,邀请他画拳谱。但由于画拳谱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一招一式都得分解开来画出来,最终陈亚非还是婉言谢绝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亚非以10幅连环画《红楼梦》入选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美展。展出期间,有外宾对陈亚非的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来要出钱购买。主办方说展出的作品一概不卖,最后要退还给作者的。当时,在画前围观的人很多,人们似乎在外宾的口吻里意识到了这些画的价值。这天晚上,展馆发生了失窃案,展馆玻璃窗前的铁条被钳断,玻璃窗被打开,陈亚非的10幅连环画被偷走了7幅。事后人们分析,这些画是装在画框里的,小偷在扯动第三只画框的时候,玻璃碎了,发出了响声,才匆忙逃走的,使余下的3幅画才幸免于难。陈亚非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自我解嘲地说,小偷这么一偷,还真给自己偷出了名气。展览结束后,安徽参加这次全国美展的作品自己评了一次奖,结果一幅油画和陈亚非的连环画被评为一等奖。以连环画这样的画种被评为省里一等奖,这也是破天荒的事。另外,全国美协发出有关做好美展的安全保卫工作的通报,提到了他的名字,这使他的“知名度”一下子大了起来。
  
  在淮南,让美术圈之外的人也知道陈亚非这个人的,是在他设计了电话磁卡之后。在淮南,有一个令当地人引以自豪的项目——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有关方面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被邮电部获准把反映豆腐文化节内容的图案搬上电话磁卡封面。当时,设计电话磁卡封面图案的人有三拨人:淮南当地的美术家,邮电部邮票设计专家,在京的一些美术界人士。最后,陈亚非设计的图案凭借天时地利,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上胜出,印在了电话磁卡上。媒体三番五次的采访,使陈亚非几乎成了在淮南家喻户晓的人物,认识他的人请他吃饭,为的是让他在磁卡上签名;原来不认识他的人也请他吃饭,也是为了让他在磁卡上签名。当时收藏电话磁卡也算是收藏界的一个热点,那套电话磁卡共两枚,面值分别为30元和50元,结果最高时被炒到1360元。
  
  1997年,陈亚非经同乡引荐,到宁波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他的妻子也随同调往宁波。2002年,陈亚非参加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从此又把创作的重点放到国画上来了。
  
  2005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陈亚非写意人生》画册。作为妻子和知音,曲延强对陈亚非的画赞赏不已,还亲自为画册写了序言。在曲延强眼里,“坚实的人物造型能力和圆转流畅、松活而有弹性的线条”使陈亚非的作品“笔墨潇洒,灵活多变,气足韵丰,新鲜活泼”。
  
  的确,陈亚非画国画有他自己一套的方法,他不喜欢用铅笔打底稿,不论尺寸多大的画幅,他总是直接拿起笔就画,这需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的,因为画砸了就改不过来了。他画鲁智深,为使表现手法与人物性格相符,一反常规先从头发画起,接下来画胡须再顺势画衣服,用笔连绵不断,笔连意连,气韵生动,畅快自然,在大笔揉搓之后,最后才画龙点睛地画出五官,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画了这么多连环画,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为陈亚非在国画创作中涉笔成趣奠定了某种坚实的基础。
  
  陈亚非觉得,画国画,一定要“胸有成竹”,这样才能一气呵成,不至于使线条生涩断续,破坏画面的整体性。
  
  尽管现在陈亚非很醉心于中国画的创作,但他并没有放弃连环画,近几年来,他把王延勤、黄东华的事迹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最近,他又开始为江北区的慈孝文化创作连环画。
  
  陈亚非的勤奋是圈内有名的。陈亚非说他经常会想起老师说过的那句话——“你以后可能会有点出息”,他觉得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有出息,所以他不敢懈怠。
  
  


Copyright © 2010 lhh1.com 版权所有 向日葵连环画 执行时间:6.9315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