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连环画欢迎您,您可以选择[登录]或者[注册新用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版 · 繁体版  

最全最新连环画电子版

首页连环画知识连环画知识

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小人书滩和书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09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是一座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繁华都市,一幅时空交错的画卷成为特殊历史年代的缩影。清朝遗老遗少还留着长长的辫子,洋女人穿着洋装留着新式卷发在街上溜狗。穿着长衫对襟的文人走路慢条斯理,而身着西装脚蹬皮鞋的青年却快步往来。路上轿子洋车人力车马车车水马龙,洋行当铺药铺中英文牌匾交相辉映,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文化潮流也纷至沓来。
  
  《潮报》的新式连环画受到人们的追捧,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这大大刺激了当时的图书出版巾场。书商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许多原本出版传统宝卷唱本的小书商见有利可图,也开始纷纷推出同类型连环图画。他们到处寻找画家,也以各种社会新闻和现实生活为内容,推出相应的小型图画本的连环图画,获利颇丰,也繁荣了“小人书市场。
  
  到了1918年,“小人书”在故事内容上又添新种类。当时上海最红火的“丹桂第一舞台”推出了连台戏《狸猫换太子》、《一女换太子》、《王华买父》等剧目,一时成为街口巷里的流行话题,敏感的“小人书”书商们迅速转向,纷纷将“小人书”的内容从新闻体裁变为戏剧题材。甚至完全按照剧目的演出顺序,分期推出小画册。另外,当时上海的电影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兴起,但是电影院却只是时髦人士的消费场所,许多普通市民还没有机会进入电影院。于是-些国产电影在放映一段时间以后,也会被作为题材加入到“小人书”的阵营之中。廉价通俗的“小人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那些没有条件进入戏院和电影院的民众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成为当时缺乏文化知识的民众和青少年的识字上兑和主要的读物,
  
  1924年,亚光书局出版了朱润斋画的连环画《天宝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成为轰动一时的作品,使人们对于小人书的渴求被彻底的激发出来,当时有许多青年工人和学生,把省下早餐的钱来购买这套连环画作为一种流行做法。随着小人书的大规模流行,租书的情况就开始出现了。作为—种精神文化消费品,一般的下层劳动者是不会轻易购买小人书的,而对于极其喜爱它的少年儿童而言,他们也根本无钱购买。于是一些卖“小人书”的书贩就想出厂一个出租“小人书”的办法,这样,对于看小人书的人来说,不用买,只花很少的钱就可看一本。对于书商们来说也有好处,租书收来的钱远高于书值,且书还是自己的。于是乎街头巷尾在很短时间内,便出现了数不清的租书摊,有的干脆开一小门脸儿,风雨无阻地经营租书。这种现象,后来基本上一直随着小人书的存在而存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有很多。茅盾先生的《连环图画小说》中也提到:“上海的街头巷尾像布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谁花两个铜子,就可以坐在那条凳上,租看摊上的小书二十本或三十本”。这是当时书摊繁荣景象的实证。对于当时的读者而言,在阅读连环画的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时整体文化水平的发展。普通人的娱乐方式有限,闲暇之余阅读“小人书”成为他们唯一的解闷消遣方式,在一整天的工作之余,晚上到“小书摊”去租小人书看。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体力劳动者的子女抑或是成年的劳工,拿起“小人书”,都看得津津有昧。神怪的,武侠的、冒险的浪漫的……这就是旧上海民众的普遍精神生活。因为出版商个人的文化素质所限,他们的出版眼光只能达到把那些与自己的文化程度一样低下的小市民和少年儿童作为对象。这些小市民和少年儿童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业余生活又十分单调,小人书的出现正好能够填补这个空白。这是当时小人书市场能够得到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到了三十年代初,许多以出版小人书为丰要业务的书局开始出现。这其实就是原来那些书商们发现出版小人书利润可观,于是纷纷发展扩大规模,他们给各自的书局起个名号,找画家,收学徒,大量地出版小人书。
  
  这其中有一些书局,也使用一些歪招,出版封建迷信,诲淫诲盗的下三路题材。这样的书局,最多时计有三十多家,并且逐渐地带有了封建行帮的性质,自称为“大同行”,局外人很难插手,这些主要是—些利欲熏心的市侩者,井无多少文化素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通常是绘画与文字一手过,不分升,即便就是有好的内容的连环画,其文字也大多粗糙,有的干脆在人物旁注上人名,从人物嘴上拖出一个框来,填上简单对话,算是文字说明。这种粗制滥造的方法后来沿用了很长时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连环画的发展。一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连环画家,对这段历史记忆深刻。他们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这些出版商有的斗大的宇不识一个,很多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上来,干脆做个金戒指图章,戴在手上,遇到要签名时,随身掏出小印泥,盖个章了事,既省事又得体,不露怯,还显阔气。可见这种可气可笑之事从来都是一贯有之,而当时的小人书出版水平和品位由此可想而知。
  
  这一时期的小人书出版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水平上,其中的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宣扬封建迷信和神怪武侠,色情暴力也充斥其中。当时所出版的小人书基本上把旧神怪武侠小说的内容,全部搬了出来作为连环图画的本子。出版商千方百计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煞费苦心地收集各种神怪武侠的本子,同时又胡谄了许多新的本子,例如有《小水浒》,则替《水浒》中的108将各生一个儿子,直接取名为小宋江、小吴用等等。应该说,这种出版局面是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的反映,当时中国社会止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国统区虽然经济状况稍好,但社会风气日趋沉沦,民众的心气逐渐衰微,不健康的情绪一直蔓延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追求低级庸俗和感观刺激正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精神写照。
  
  不过在这种环境下,依然出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经典连环画。1927年,当时规模较大的世界书局邀请书画名家陈丹旭画了一部《连环图画三国志》,全书采用八开线装,一套24册。之后又出版了《连环图画封神榜》、《连环图画岳传》、《连环图画水浒》,《连坏图画西游记》等四部丛书。但是由于这些连环画的经营方式与原有小人书不同,整套书的成本过高,没有充分考虑顾客的购买力,同时相比同期的连环画,其画面显得不够活泼,人物的造型个性也不够突出,整个故事的连续性不强,未能获得读者的认可,最终停版。但是“连环图画”却一直沿用下来,成为“小人书”的学名,同时这套连环画因为绘画非常出色,印刷精美,出版数量有限,现在成为难得一见的收藏珍品。
  


Copyright © 2010 lhh1.com 版权所有 向日葵连环画 执行时间:3.794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