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版本演变
上海人美版连环画套书《铁道游击队》,如果不分出版、印刷的年代,估计每位连环画收藏爱好者都会藏有。可是该套书第1版与现在常见的第2版相比,有不少变化,值得玩味。据丁斌曾先生介绍,他与韩和平先生在55年画了《打洋行》一册单行本(52开本,上海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56年,董子畏先生编写了全套十册
-
小人书陪我度过幸福的童年
我的童年正赶上我国十年浩劫,可以说是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单调的情况下度过的。但我曾经幸运地拥有过一小箱近三百本的小人书,是它陪伴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当时,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娇惯下长大的。至到现在,我的同伴们只要一提起童年的生活都还能对我漂忽出羡慕的眼神
-
童年回忆——连环画报
小时候,我们家总定《连环画》,8开的(A4纸)。其中不少还是美院连环画研究生班的毕业作品,绘画质量可想而知,故事题材也颇为丰富。手法有水墨画、钢笔画、木炭画、水粉画、炭笔画、木版画、剪纸画,还有漫画等。题材非常多样;象罗马史诗,其中的雅典娜女神什么的都是希腊风格,连载了很久;鲁迅的《伤逝》,
-
童年记忆中的连环画
我童年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自幼文静内向,喜欢看书,记忆中接触最早的书便是连环画。由于生于六十年代末期,记事后的童年生活仍然是拮据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乡镇的孩子而言,看连环画显然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记得小时候的连环画主要是一些描写战争年代革命英雄
-
远去的连环画
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在不经意中离我们远去,留下挥之不去的惆怅……我的童年时代是一个物质与文化都相当贫乏的时代,物质上是标准的营养不良,饥饿是常有的事,但有一样东西却使我的童年生活中有了一些绚丽的色彩,这东西便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的连环画册。第一次接触到连环画册是在学校里,在一棵大树
-
您手中的连环画值多少钱
影响连环画价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年代、品相、画家和题材等。11、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版连环画最值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文革时期出版的老版连环画较为珍贵,且第1版第1次印刷最具收藏价值。为了满足很多连友对于连环画的怀念,出版社将一些连环画名品再次翻印,但是翻印的作品远不如原版的作品
-
略谈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连环画
1959年2月,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等三人合著的《在烈火中永生》出版在全国的广大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1959年7月辽宁画报出版社率先出版根据《在烈火中永生》改编的由叶臻改编,吴玉林绘画的《挺进报》连环画,这是目前出版有关《红岩》故事题材的第一本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很敏锐地抓住这一十分抢
-
炙手可热的妇女主题连环画
在收藏市场,许多以纪念或弘扬妇女形象的连环画悄然升温。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连环画《居里夫人》,描写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玛丽·斯克洛道夫斯卡)和她的丈夫居里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并将其应用于医学领域造福于人类的故事。他们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居里夫人一生不屈不挠
-
连环画:品相是生命 八品以上才具收藏投资价值
在连环画收藏中,常见有些老资格的连藏爱好者在购买连环画时对品相百般挑剔,若品相上稍有一点极细微的瑕疵,他们或是拒之不收,或是把价格压得很低。其实,他们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在连环画收藏和投资上,对品相问题绝不能有丝毫含糊。记得一位很著名的连环画投资专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品相是连环画的生命。
-
岁月留痕——我们那个年代的小人书和小人书店
60年代中前期的热闹路,比照那个年代的其它同级别街道来说,应该算是很热闹的了。沈阳的街道有一个很科学也很文化的规律――东西为路,南北为街。就是说,凡是称为路的,那一定是东西走向或者大致东西走向,南北亦然。这样即使是外地人到了沈阳,只要你手头有要找的单位或个人的街路地址,就好办多了。
-
“禁书”为我启蒙
我两岁左右的时候,父亲患了中风,此后在家休养,除了早上带我遛弯儿,很多时间教我认字。他每星期拿回上周报纸,仔细看完,把大标题一个一个剪下来,贴在一个大本子上,慢慢贴成了一本按照拼音编排的“字典”。或许因为我是老儿子,从小病恹恹,大人不让在街上疯跑,于是和女孩子跳绳耍拐之余,看书就成我的最大乐趣。
-
30年后买回“童年”
前不久,我陪妻子去北京看病。在天坛公园中,我从一处地摊上花50元买到30年前我最钟爱的两本连环画。千里之外,30年夙愿,一朝得偿!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的我,拿着两本连环画,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两本连环画是《海岛哨兵》和《老槐树的秘密》。30年前,家住农村、读小学三年级的我,刨了一个暑假的药材换来了0.